close



淺談功能性長短腳

物理治療師 陳重政


        所謂功能性的長短腳,簡單的說,就是組成兩下肢(足+小腿+大腿+骨盆)零件之長

度均相同,但堆疊起來後量測,或直立、行走時表現,其兩側下肢總長度(取足底至骨

盆前上緣兩點距離)卻是不等的!分析原因,就是堆排組合時的位置、角度不對稱,與

包覆連結穩定其外之軟組織張力不等所致,故理論上來說,知其人體力學功能與組織

代償先後順序,應能調整並減輕不適症狀。


發生的原因與原理

(附圖一)請你以堆積木方式來想像人體兩下肢結構是最容易明白的,首先將兩根圓柱

堆疊於兩張弓弦(弦的鬆緊可改變弓的高度)上,接著再將T型立方塊堆疊於兩根圓柱上,

再加根圓柱於T型塊上代表脊柱即可,最後給5組共10條橡皮筋讓你固定骨盆與調整足弓

高低;然後你會發現前後、左右皆不容易調整成對稱,最容易跑掉就是骨盆及其四周的

8條橡皮筋!先有了這個概念後,往下就比較容易懂囉。

       未命名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未命名  


功能性長短腳,發生原因較多元複雜,其病程發展順序大抵是:

A.因急性損傷,導致肌肉、軟組織疼痛與緊繃,直接造成骨盆錯位歪斜、脊椎側彎

    兩側足弓不對稱,人體為能繼續直立或行走,代償結果下便引發長短腳。

B.因慢性損傷累積,造成腰、背、臀部或下肢左右兩側肌群的張力與長度不均衡,

    接使一邊骨盆及下肢被扯高,因而造成。(附圖二)


歸納起來,引發因素如下:骨盆錯位、脊柱側彎、單側彈性組織緊繃縮短、或足弓支

撐不對稱所導致。簡單舉例說明如下:

1.骨盆錯位

骨盆上承脊柱,下接下肢,一旦發生錯位(骨盆內部前、後傾、旋轉的情形或是骨盆周

邊肌肉張力不均造成之外部歪斜),便會由下往上影響脊椎的平衡(相對的,脊椎失衡亦

會由上往下影響到骨盆),人體的運動及姿態都會因此而不協調(並重新代償出另一套不

得已、不健康之協調)。常見原因如產後骨盆不正、外力撞擊、長期姿勢不良…等等造

成。

2.足弓支撐不對稱

對稱的扁平足角度或是單側足弓支撐度不足的問題。

3.骨盆周圍軟組織(肌肉,韌帶等)不協調

急、慢性傷害造成單側肌群或軟組織損傷→單側疼痛緊繃→單側彈性組織縮短。如背部

肌群機能損傷,引致左右兩邊背、腰肌的張力不平衡,令到一邊骨盆側傾及下肢被扯高

另外如長時久坐的上班族坐姿,持續讓腰部深層的肌肉群處於緊繃縮緊的狀態,易使骨

盆前傾,若又習慣性讓身體偏向一側操作電腦,則左右兩側肌肉不均衡又提高骨盆歪斜

之虞。再來個必殺的翹二郎腿,更陷髖關節周圍的肌群更不均衡,長期下來可能導致功

能性長短腳的形成,可想而知!


常見的疼痛與不適

功能性長短腳的發生,代表身體受力不平均,除了受傷的組織疼痛緊繃外,因代償不得

不挺身而出的組織亦可能因(長期)使用及耐力上不及原組織好用而易受傷,故骨盆周圍

的症狀包括腰部、髖臀部、腿、膝、足部疼痛均有可能發生。如果時間拖久仍未妥善處

理,則肩頸酸痛等上半身的不適亦可能引發。其疼痛轉移次序則端視個案代償習慣順序

與代償組織強壯度而依次發生。

相差幾公分就要治療?

常聽言:若相差1到2公分內且不痛不癢,則可放任由身體自行代償即可。但針對日常工

作須長時間站立著或行走者,放著不管就會讓代償組織累到發炎→受傷→縮短→再轉移

它處代償;須知年輕階段:受損組織恢復快、代償能力佳,但隨著老化與傷處增多→可

代償之組織就變少,若不斷開此層層代償循環,則原始問題將難以察覺,只能頭痛醫頭

腳痛醫腳,難以斷根,痛點更將不斷轉移或擴大。

自我簡易評估法

1.檢查鞋跟是否有不對稱的磨損?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  

2.照鏡時:有無高低肩?褲頭或皮帶不等高?

3.坐姿或躺臥屈膝時,兩膝是否等高等長(如下圖)

未命名


治療與調整方法

審慎評估

經由專業醫療人員檢測:觀測靜態姿勢對稱、動作協調,觸診指標骨突位置、軟

組織異常張力,職場工作、日常運動習慣之力學動作分析,相關受傷史收集,再考量

病人的年齡、性別、現在及未來差距的可能性,方能斷出問題重點,訂出最有效的治

療模式。

止痛

運用熱敷、電療來放鬆組織、促進循環,以利減緩疼痛、加速組織修補,針對明確痛

點可以超音波及雷射來降低發炎反應。

兩側軟組織對稱調整

針對(背、腰及髖關節)高張繃緊或縮短之肌群,徒手治療給予有效放鬆、安全拉筋,

相對於低張無力之拮抗肌群,則施以運動肌力訓練;肌群彼此之間的協調穩定訓練更

是不可省略(如核心肌群)。

骨盆矯治

骨盆內部錯位,除調整骨盆的旋轉位置以達到復位外,仍須再搭配適當的骨盆矯正運

動,骨盆週遭肌群的穩定度強化了,錯位才能少復發。

姿勢再教育

改善會引發自己常短腿之不利因素,如長時間不良坐站姿、工作動向及運動習慣(最好

選擇對稱性活動,如游泳、慢跑等),並定期追蹤評估。

鞋墊輔助

記得,矯正鞋墊並不是治療的第選擇,評估與治療調整一段時間後,如效果不很明顯,

再加入也不遲。


結論

功能性長短腳普遍性的存在於你我身上,但總是被身體沉默的代償著而未發現,所幸絕

大部分都是可以被矯正過來的,只要你多多正視身體第一時間發出的疼痛的警訊,立即

處理治療,否則易墮入代償之惡性循環裡。切記,代償作用雖好,但只能頂一陣子,不

能頂一輩子!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


 

 

 

 
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長欣復健科診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